首页

圣水奴

时间:2025-05-25 13:46:52 作者:2025“缤纷悉尼”灯光音乐节开幕 浏览量:32496

  中新社丽水3月24日电 题:浙江烧饼:一座缙云城,半城烧饼香

  作者 邵燕飞 周健 夏霞

  揉面、包馅、撒点芝麻、再刷上糖油,随着“哧”的一声,面饼坯便牢牢地贴在了烧饼炉里……出炉后的缙云烧饼咬上一口,光听“嘎吱”一声,已是口齿生津。细细一品,表皮松脆、内质软糯。

  前段时间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刊文介绍“世界上最好吃的50种面包”,中国烧饼赫然在列。而要说中国烧饼中的佼佼者,非浙江丽水缙云县的缙云烧饼莫属。

缙云烧饼。缙云县供图

  缙云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相传轩辕黄帝在缙云仙都以山泉和面,贴在丹炉内烤饼,所烤出的饼色泽金黄,香气扑鼻。之后当地百姓效仿之,用竹木作外桶,以窑土为内壁,制成烧桶,专用于烤饼。

  据典籍记载,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到缙云,吃了缙云烧饼,便对此味道念念不忘。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,还专门派人到缙云,找到当年的师傅接到宫中,专做烧饼给他吃。

  “炉传千百世,饼香五千年”,如今,一座缙云城,半城烧饼香。无论是县城的烧饼示范店,还是仙都5A级景区的烧饼总店,或是街头巷弄不起眼的小店,只要循着香味,随意落座,烧饼的美味断不会令食客失望。

  缙云烧饼办副主任、缙云烧饼协会会长丁兴升受访时介绍说,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好吃的精华,在于缙云菜干的浓郁咸香,也在于饼皮烤至金黄的诱人卖相,而这样的灵魂,全都由缙云本地的风物所造就——选用本地芥菜品种“细叶九头芥”,经传统低盐回卤腌制和三蒸三晒加工成缙云菜干;选用本地特有的“908”小麦,成熟种子颗粒磨制成面粉做饼坯。

  常年做烧饼的师傅则个个下手稳准狠,待烧饼桶芯壁温度达到200℃左右时,将未涂有糖油的一面饼坯涂上水后迅速贴实炉壁。白白的面皮经高温烘烤后慢慢膨胀、泛黄、变脆……大约过四五分钟,香气迸发。

烧饼师傅烘烤缙云烧饼。缙云县供图

  “缙云烧饼的面团由老面发酵而成,完全为纯天然。烧饼制作看似简单,但却很有讲究,用料、和面、烤制等等,每个步骤环环紧扣,马虎不得。”潜心研究烧饼技艺36年的缙云烧饼“总教头”赵一均受访时说,就比如和面,还要结合天气因素掌握好发酵时间,适时作出调整。

  如今,缙云烧饼师傅们推陈出新,榴莲烧饼、牛肉烧饼、咸蛋黄烧饼等各种“新奇”口味层出不穷,满足食客味蕾。与此同时,小烧饼也“吃”出了大产业,2023年,缙云烧饼总产值达到34.8亿元人民币。

  据丁兴升介绍,缙云2014年成立“烧饼办”(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),专门支持烧饼产业的发展。当地还开设系统教学烧饼的“专业课”,多年来,已累计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1577人,缙云烧饼从业人员达2.4万人。

  烧饼飘香,丝丝“乡愁”遍全球。数据统计,缙云烧饼已在中国各地开了8000多家门店,品牌分店还遍布美国、意大利、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德国学生体验缙云烧饼制作。 吕定音 摄

  从“路边摊”走向“品牌店”,从“小县城”迈进“大都市”,从“谋生技”转为“致富经”,缙云烧饼一路走来,呈现出“一业兴百业”的良好态势,也加快推进了缙云菜干、芥菜种植、缙云烧饼桶、炉芯、原辅料供应等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,成为浙江省特色餐饮龙头产业和助农增收典范。

  承载着人间烟火,缙云烧饼将续写舌尖上的美味传奇。(完)

【编辑:姜雨薇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  1月7日,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指导,中国船舶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主办,中船文化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承办的“山东舰文创发布会”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。

国家发改委:今年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

北京4月28日电 (记者 余湛奕)2024年庆祝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
受强降雨影响 广铁管内部分列车将出现晚点或停运

据设立在北京海关的全国ATA核销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前两个月,全国海关共办理ATA单证册3485份,同比增长97%,货值5.48亿美元,同比增长24%。其中外国商会签发的ATA单证册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。

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

在漆颖斌看来,大生纱厂旧址既是张謇的事业发祥地,也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生动实践地,“我们作为新一代的‘大生人’,有义务和责任来传承发扬好张謇的企业家精神,把大生纱厂旧址保护好、利用好,也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”。(完)

国务院印发《中国(新疆)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》

2.依法保护民营经济发展。认真贯彻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制定23条落实举措,坚持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、一视同仁对待。推进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治理,发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,针对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犯罪高发、侵害企业权益等问题,制定12条检察措施,推动健全民营企业反腐机制,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。巩固深化涉民企刑事“挂案”专项清理,共清理2100余件,健全预防“挂案”长效机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